|
|
- AI赋能软件研发与测试(互联网+工业领域)
- 大模型借助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,而工业软件因其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,大模型的应用更具挑战性。本讲座把源自互联网的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工业软件研发与测试,结合汽车领域的案例,介绍大模型和智能体提升质量与效能的方法、工具与实践。
-
- 主讲:赵老师,研发质量与效能总监/技术专家
- 时间:2025年8月30日
- 费用:免费
- 地点:在线交流,会议网址报名接收后通知
- 限制人数:100人
|
- 交流安排
-
- 1.大模型在研发全链路应用
- 1.1 大模型在研发全链路应用概览
- 1.2 需求理解->代码生成->自动化测试->CICD
- 2 大模型应用平台构建
- 2.1 本地化部署大模型
- 2.2 建立大模型一键式调用机制
- 2.3 搭建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
- 3 大模型辅助提升研发与测试效能落地实践
- 3.1 需求文档评审
- 3.2 代码分钟级质量评分
- 3.3 基于需求文档生成测试用例
- 3.4 测试用例扩写
- 3.5 需求+代码生成自动化测试脚本
- 3.6 代码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
- 3.7 调用RAG生成质量报告
- 目标听众:关注AI辅助研发与测试的人员
请关注"火龙果"官方微信号,可以订阅讲座实录,还可以了解后续的课程,欢迎参与!
-
-
|
|
|
|
|
如何对大模型可实际落地进行自动化测试? 数据隐私和安全怎么保证?
| 大模型能否进行软件架构设计,设计结果如何评价
| 智能体如何实现自动化测试
| 智能体评测维度怎么确定? 智能体能否接入MCP SSE/Streamable插件这个很有必要性吗? 智能体能否接入外部结构化数据源进行智能问数,这个是必要的吗?
| 软件开发利用大模型能力,推建最佳的实践路径是什么,用什么工具参与哪些工作
| 是否适用于在汽车电子行业,若否,哪个环节需要改善 市场上流行的如Deepseek,GPT,Claude等,应用在嵌入式软件开发方面都有什么优劣势
| 大模型应用平台构建 大模型辅助提升研发与测试实践
|
|
|